創業最難的地方,有時就在發想 idea 的階段。怎麼想都碰壁,怎麼繞都是死胡同,這樣做真的對了嗎? 說一句廢話 […]
小時候老師都會在放暑假前一天,要我們計畫出整整兩個月要如何規劃。雖然目的是為了確保大家都把作業寫完,但透過這個小小的練習,我們無形中也訓練自己更有條理的負責任。
同樣的道理也能應用在創業上,從發想、架構、行銷、經營等,龐雜無序的想法需要一個可以依循的軌道,而「經營計畫」就是能幫助你快速確認事項,及補足不完整之處的好工具。
名作家 Andrew Zacharakis 表示「普遍的誤解是認為企業經營計劃主要用於籌集資金,實際上其主要目的在於幫助企業家更深刻地理解他們原先設想的機遇」由於問題可能暗藏在任何角落,若沒有通過系統化的檢視,單憑肉眼快速掃過是無法確實檢查的。
另外,專業企業經營訓練機構 佳威教育中心 也認為「需要建立企業經營目標與訂定企業經營計畫,並能依據企業經營規劃按部就班持續漸進達成讓企業可以永續發展持續成長」,也就是這份白皮書不僅能用在草創階段,也是往後品牌成長不走鐘的依據。
Read More
創業初期經常面臨資源有限、需求無窮的情況,然而除非有堅強的背景,或有幸遇到大力贊助的天使投資人,否則一般的創業者通常需要在「有條件的創意」下發揮最大潛能。
只要把「經營計畫」列出來,創業者就可以清楚看出哪個部分急需資進投注、哪個部分在營運後會需要比較多的資金週轉。最重要的是,創業家能夠有憑有據的說話,比任何人都清楚金流動向。
在撰寫「經營計畫」時,某些原本存在於腦中的問題就會慢慢浮現,到了紙上就不得不面對。這迫使創業家不會任意遺漏掉不想解決、或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並能讓整體概念更為完整可行。
剛開始創業的經營計畫,常用的編制有四項:
而所謂的「滾動式修正」可以有效融合上一次目標與下一次目標的交接,不用讓你不停打掉重練,或是浪費時間等待一個計畫結束再來檢討。
雖然很多創業家都選擇「做了再說」,但在品牌不斷累積成長的狀態下,創業者的思維也要隨之放遠。
蜜思菠蘿 整理編輯|Polar
創業最難的地方,有時就在發想 idea 的階段。怎麼想都碰壁,怎麼繞都是死胡同,這樣做真的對了嗎? 說一句廢話 […]
通常在創業初期會選擇要以「一人公司」進行,或是組織「夥伴團體」跟你一起在這條路上努力奮鬥。兩種形式各有千秋,而 […]
基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創業本身的複雜性,小酒吧跟你一起釐清白手起家的風險評估! 如果手邊沒有一兩桶金,跟朋 […]